印象中,「#發糕(#發粿)」好像一年只會出現一次,是農曆過年拜拜必備,除夕吃完年夜飯也總會被塞一口發糕,說吃了會「發」,我總是皺著眉頭把它嚼完吞掉。
發糕在我家的「銷路」實在太差,有一年阿母改買蛋糕形式的改良式發糕取代,但實在不習慣,隔年又換回傳統發糕,卻不再多買,只買兩個「壓年」用,發糕壓年以後就不新鮮,不會讓我們吃了,便有好多年不需要吃(竊喜)。
沒想到,某天我竟然也喜歡吃了,但不是拜拜那種發糕,而是熊先生用「發糕粉」自己做的發糕,剛蒸出來的發糕出乎意料的好吃,但為了血糖著想,瑞塔塔一次只吃1至2份醣。
沒幾口就吃光了,只能乾瞪著熊先生大快朵頤,忍不住心想:「好啊!熊啃發糕,我啃熊,這樣才公平,而且啃熊不升糖」,也只是想想而已,沒真啃下去,最後選擇眼不見為淨。
拜拜用的發糕有各種「尺寸」,最常見的是180公克重,25至30克重估1份醣(誤差來自水份的比例),一個發糕就有6至7份醣。
1份醣=15克碳水化合物
#壓年供品要從除夕擺到初五
#買的好看自己做的好吃
#溫故知新 自己做發粿(發糕)
https://ritafuyi.blogspot.com/2019/10/blog-post_28.html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