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愛吃火鍋,夏天也吃鍋,冬天更要吃鍋。
而「#火鍋餃」則是許多人吃鍋必備,沒吃到餃,就感覺那一鍋不完整了,有些火鍋店為了迎合顧客需求,甚至同意「外帶」自己喜歡的餃「入場」。
火鍋餃六大天王分別是「魚餃」、「蝦餃」、「燕餃」、「花枝餃」、「蛋餃」和後來出現的「香菇餃」,除了蛋餃明明白白就是「蛋皮」包「豬肉餡」以外,其他五餃實在太神秘了,魚餃的「魚」在哪裡?燕餃的「燕」是啥?
其實火鍋餃的玄妙之處在於「皮」,除了蛋餃以外,每一「餃」的皮都有魚的參與(早期的燕餃沒有,現在也有了),這樣才會耐煮,光只有澱粉,很快就會煮爛。
所以,魚餃當然有魚,只是內餡通常以豬肉為主。而燕餃的「燕」則是來自於它的外皮,傳統是用豬肉泥混合地瓜粉做出來的,薄而微透、輕盈如燕,故稱「燕皮」,用燕皮包肉餡,便是肉包肉的概念,此為福州名菜「肉燕」。
不只蛋餃和燕餃,火鍋餃幾乎都有豬肉成份,不吃豬肉的人要注意別誤食,或是去找找沒加豬肉的火鍋餃。
各家餃皮的魚漿和澱粉比例不同(廠商的成本考量),便會影響到我們的估醣,自己在家煮火鍋的好處是可以選擇有「營養標示」的火鍋餃,外食的話,可以參考如下的估醣:
#花枝餃 70克估1份醣,蛋白質 8.7克,117.9kcal(一個約1.9克碳水化合物)
#香菇餃 130克估1份醣,蛋白質16.0克,303.1kcal(一個約1.2克碳水化合物)
#魚餃 116克估1份醣,蛋白質14.5克,321.3kcal(一個約1.1克碳水化合物)
#蝦餃 111克估1份醣,蛋白質12.7克,303.0kcal(一個約1.2克碳水化合物)
#燕餃 95克估1份醣,蛋白質12.2克,299.3kcal(一個約1.2克碳水化合物)
瑞塔塔不喜歡吃火鍋餃,從小至今也只願意吃蛋餃,但很多年沒吃到了,沒看到、沒機會、沒特別買......如果你很想吃火鍋餃,又不想估醣,蛋餃是個不錯的選擇。
#蛋餃 8個約2.1克碳水化合物,蛋白質11.2克,206kcal
剛剛有提到各家作法不同,順便附上×冠的:
花枝餃 一個約1.7克碳水化合物
香菇餃 一個約1.0克碳水化合物
魚餃 一個約0.7克碳水化合物
蝦餃 一個約0.5克碳水化合物
燕餃 一個約0.9克碳水化合物
感謝提供火鍋餃照片的朋友......我竟然沒有餃的照片囧rz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