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會有糖友詢問「血糖為什麼會高」,是「飯吃太多嗎」、是「藥用得不對嗎」,還是「太胖了」、「動太少了」,血糖高於正常範圍,可能是暫時的,也可能是持續性的,原因有很多,涵蓋了飲食習慣、生理因素、生活方式、疾病醫療等。
01.過多的碳水化合物,特別是精緻醣類。
02.加工食品中的隱藏糖,比如調味品、醬料、風味劑。
03.大量攝取GI值在70以上的高升糖指數食物。
04.進餐時間不規律,誤餐之後暴飲暴食。
05.膳食纖維和蛋白質攝取過少,膳食纖維和蛋白質有助於減緩糖分吸收。
06.飲酒過量,特別是含糖的酒精飲料。
07.白開水喝太少,水分不足會使血糖濃度相對升高,也更容易選擇含糖飲料。
08.過多的飽和脂肪和反式脂肪,可能增加胰島素阻抗。
09.錯誤的飲食時間,比如睡前吃宵夜。
10.忽略濃湯、羹湯及火鍋湯底都需要估醣。
11.缺乏運動並久坐不動,易降低胰島素敏感度。
12.壓力荷爾蒙是我們感受到壓力時,大腦會通知腎上腺釋放皮質醇,幫助身體應對挑戰。皮質醇可以提高身體的警覺性,並參與免疫系統的調節,卻會影響血糖和脂肪的代謝。
13.恐慌、焦慮、憂鬱症等情緒障礙,甚至只是微小的情緒波動,都可能會影響血糖。
14睡眠不足或睡眠品質差,會影響胰島素敏感度和食慾荷爾蒙。
15.高強度工作及職場上面臨的各種壓力。
16.突發性的考驗或驚嚇。
17.無關飢餓的情緒性暴食。
18.熬夜及長期過量攝取咖啡因。
19.身體應對感染或遭遇嚴重疾病、受傷時,會釋放壓力荷爾蒙。
20.麻醉和手術壓力會影響血糖。
21.胰臟無法產生足夠胰島素。
22.細胞對胰島素反應遲鈍,血糖難以被吸收,便需要分泌更多胰島素,進而造成胰島素阻抗。
23.月經前症候群(PMS)可能會影響血糖,有些女性在月經前幾天血糖會升高,而有些則在月經期間血糖較低,這是因為女性荷爾蒙,特別是黃體酮和雌激素,會影響身體對胰島素的敏感度,進而影響血糖的波動。
24.懷孕期間會產生一些激素來維持妊娠,這些激素可能導致孕婦對胰島素的抵抗,使得血糖升高。
25.更年期女性可能受到雌激素下降的影響,導致胰島素敏感性降低,血糖控制變得更加困難。
26.胰臟發炎、胰臟癌會影響胰島素分泌。
27.多囊性卵巢症候群(PCOS),常伴有胰島素阻抗。
28.甲狀腺亢進或低下都會使血糖代謝異常,而甲狀腺亢進可能多食、頻尿、心跳加快等,容易被誤以為是糖尿病的症狀,受到糖友忽視而錯失治療的機會。
29.心臟病發作時,身體會啟動應激反應,釋放壓力荷爾蒙,如腎上腺素和皮質醇,以應對緊急情況,壓力荷爾蒙會影響血糖的調節。
30.肝臟功能受損會影響葡萄糖代謝。
31.胰島素注射劑量不足或未按時注射。
32.胰島素幫浦故障或堵塞。
33.胰島素儲存不當導致失效。
34.胰島素注射部位結塊或吸收不良。
35.降糖藥物使用不當或劑量不足。
36.服用過期藥物,藥效降低。
37.使用類固醇。
38.某些含糖量高的止咳糖漿。
39.生長激素治療可能影響胰島素敏感度。
40.某些抗癌藥物、精神科藥物、避孕藥可能影響血糖。
41.感冒或流感會讓身體產生應激反應。
42.牙齒感染或牙周病產生炎症反應。
43.燒傷出現身體應激反應。
44.天氣炎熱出現脫水和應激。
45.在高海拔出現身體應激反應。
46.時差讓睡眠和飲食規律被打亂。
47.手術後的疼痛讓身體應激。
48.長期臥床讓身體缺乏活動。
49.情緒激動或焦慮釋放應激荷爾蒙。
50.疫苗接種的身體免疫反應。
51.不明原因的胰島素阻抗。
52.家族史(基因遺傳)。
53.某些種族群體。
54.胰島素敏感度可能隨年齡下降。
55.極度營養不良可能導致胰島素阻抗。
56.暴食症。
57.厭食症的恢復期。
58.肝功能異常會影響糖原儲存和釋放。
59.急性闌尾炎而有身體應激反應。
60.膽囊炎而有身體應激反應。
61.膿腫出現感染和炎症。
62.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間接影響血糖。
63.暴露在某些環境毒素可能影響胰臟功能。
64.慢性疼痛出現應激反應和活動減少。
65.壓力性脫髮。
66.過度勞累讓身體應激。
67.長時間飢餓後進食,身體反應可能過度。
68.腸道菌群失衡可能影響胰島素敏感性。
69.牙科手術的應激和麻醉。
70.外傷讓身體應激。
71.營養點滴或靜脈注射葡萄糖。
72.血糖監測儀校準不準確出現讀數錯誤。
73.試紙過期或儲存不當影響測試結果。
74.採血部位不正確或操作不當影響讀數。
75.儀器故障或實驗室錯誤導致檢測誤差。
76.誤測前吃過東西。
77.黎明現象(拂曉現象)。
78.某些運動後暫時性血糖上升。
79.測血糖前剛洗完熱水澡。
80.天氣過熱或過冷。
81.生活環境過於嘈雜造成身心壓力。
82.不知道自己有糖尿病前期。
83.青少年成長期荷爾蒙變動。
84.曾經得過妊娠糖尿病。
85.拒絕看醫生而錯失診斷。
86.不懂血糖控管。
87.錯誤的減肥方法,比如斷食後暴食。
88.健康迷思,比如吃素不代表低糖。
89.過度依賴健康食品而忽略隱含糖。
90.社交聚餐頻繁。
91.被食物標示誤導。
92.忽略食物份量的影響。
93.誤信網路偏方。
94.不記錄血糖變化,忽視趨勢變化。
96.補醣補過頭。
97.沒有選擇適當的補醣食物。
98.補醣的時機錯誤。
99.掉入無糖的陷阱,無糖不表示無醣。
100.高血糖的壓力而出現應激。
瑞塔塔列出了100項讓血糖高的原因,有人要追加嗎?
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