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栗與糖炒栗子的估醣

 


臺灣栗子主要的品種是「黃金板栗」,日治時期引進,經過百年馴化已適應亞熱帶氣候,主要產於嘉義中埔鄉,是全球緯度最低的板栗產區。

板栗從幼苗種植到產果需要很長的時間,大約六年才能進入量產,且只有秋季才有收成,但生栗子常溫保存的時間卻極短,想要拉長賞味期只能靠冷藏或冷凍,著實金貴。

所以,除了夜市的糖炒栗子,瑞塔塔「看到」的栗子大多是已經做成包裝食品,或是一袋袋在超市冷藏販售的生栗子。(臺灣板栗產量有限,大多來自進口)

糖炒栗子在宋代已經是知名小吃,只不過古代的糖炒栗子是季節性零食,只在秋季吃得到,可說是初秋限定的美好滋味,又稱「黑佳栗」或「灌糖香」,詩云:「堆盤栗子炒深黃,客到長談索酒嘗,寒火三更燈半灺,門前高喊灌糖香」。

傳到日本後,把炒栗子稱為「天津甘栗」,那是因為當時都是從天津出口,但天津並非栗子產地,即便後來出口地不限於天津,還是有人用這個名稱。

生栗子 去殼100公克重有41.5克碳水化合物,36.1克重估1份醣

糖炒栗子 去殼100公克重有46.3克碳水化合物,32.4克重估1份醣(約7至10顆栗子)

1份醣=15克碳水化合物

#板栗的估醣
#糖炒栗子的估醣 




我們是瑞塔塔無限熊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