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顧老人的各種愁

 


清明連假時,舅舅們來看塔媽,塔媽排行第二,我的大阿姨在很多年前過世之後,舅舅們就只剩下這個姊姊了,每年都會找時間輪流來探望。

這回因為塔媽經歷過肺葉切除手術的關係,除了大舅四月中才能來,舅舅們到得很齊。閒聊整個治療過程與後續養護時,塔媽笑著對舅舅說:「現在都是大鳥在餵小鳥...」。

大鳥是瑞塔塔,小鳥是塔媽,塔媽的藥丸都是我一顆一顆餵進她嘴巴的,從住院時的習慣持續到回家後,藥丸大小不一,一邊餵一邊提醒她,現在吃下去的是什麼藥,大顆還是小顆。

有些藥真的很小很小,我之前會擔心,由我的手放到她手中的過程會掉了,也擔心老人家挑藥吃,這是從熊先生照顧熊爸熊媽的過程中學到的「經驗」。

塔媽日漸穩定,便開始要來「處理」塔爸了,塔爸一直都有咳嗽的老毛病,但這個冬天咳得特別厲害,昨天陪他去胸腔內科,和塔媽同一個醫師。

陳醫師說塔爸現在有很多症狀算是鼻咽癌的後遺症,由於太靠近腦部,當時(2011年)沒有辦法手術,而是靠著化療和電療(當時的醫師建議)治癒,花得時間更長,副作用更大。

塔爸一直不想去面對老毛病,老毛病只會像滾雪球一樣,越滾越大,這回算是被我們「逼」著去的,當天X光片就發現支氣管發炎了,接下來還要做兩項檢查,分別是電腦斷層和支氣管擴張劑試驗,兩週後再回診。

近一個月,瑞塔塔每個星期都要去醫院,有時候一週甚至得去兩回,幾次下來我發現老人家就醫回診真的很需要陪伴,主要是他們沒有辦法把自己的症狀描述確實,甚至會有「粉飾太平」的習慣。

熊爸86歲、熊媽76歲、塔爸71歲、塔媽68歲,瑞塔塔有很多照顧老人的「知識」都是從熊先生那邊學來的,熊先生時不時會提醒我,要多注意塔爸塔媽的哪些狀況,那些狀況可能代表著什麼。

這兩年熊先生最大的壓力來自老人家的失智和譫妄,最近一次塔媽住院是在一個禮拜前,這回譫妄嚴重到護理人員動用了束縛,還是壓制不下來,只好注射鎮靜藥劑了,回到家更是有各種花招,防不甚防,昨天甚至兩個老人同時「不乖」出了狀況。

熊先生希望瑞塔塔在照顧塔爸塔媽的現在及未來不會重走他的辛苦路,所以每天關心的同時,也會給我很多提醒,只不過畢竟是不同的個體,會發生的問題也不盡相同,熊爸熊媽目前最大的問題是「偷吃」,而塔爸塔媽最大的問題是「吃不下」。

前者需要嚴密的「盯梢」,後者要增加營養品和維生素的補充,坦白說我們兩隻都覺得前者的問題更難處理,幾乎是無解,游醫師給我們的建議是「把不能吃的東西藏起來」,但只要老人身上有錢,一通電話便能宅配到府,有什麼買不到。

上週掃墓完,熊先生還在把祭品陸續搬下車,熊媽已經偷偷拿到一顆橘子在剝著吃了,真是太讓人...深感心累啊!!

我們兩隻在溝通老人家的二三事時,最常停在下面的問號之中,「老了以後,我們也會這樣嗎?」

老爸老媽這一代,還有我們可以照顧,但我們老了以後,只能互相照顧,結論是「活到差不多就行了」。

#照顧老人的各種愁




我們是瑞塔塔無限熊

留言